2025年潮汐变化遵循月球引力主导的周期性规律,每日两次涨潮两次落潮,间隔约12小时24分,且时间逐日推迟48分钟。 农历初一、十五前后潮差最大(),初七、初八及廿二、廿三前后潮差最小(小潮),具体时间因地理位置不同需结合当地潮汐表查询。
- 潮汐基本规律:潮汐主要由月球引力引发,太阳引力为辅。每日涨落潮时间延迟约48分钟,一个完整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(太阴日)。例如,大连海域2025年数据显示,两次高潮间隔12小时,涨退潮过程各约6小时12分。
- 农历与潮汐强度:大潮出现在初一(新月)和十五(满月),此时日月引力叠加,潮差可达7米以上;小潮则出现在上弦月(初七、初八)和下弦月(廿二、廿三),潮差较小。
- 地域差异与查询工具:不同地区潮汐时间受地形影响山东半岛初三、十八潮差最大,而初十、廿五最小。可通过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数据或专业APP(如“潮汐表精灵”)获取实时预报。
- 实用场景应用:赶海、摄影等活动需结合潮汐表。例如,霞浦滩涂摄影推荐农历初一、十五前后低潮时段,北岐景点需低潮位,而部分场景需三分潮位。曹妃甸赶海则建议参考当地潮汐表,利用退潮时段。
计划海边活动时,务必查阅最新潮汐数据并考虑天气因素,台风或寒潮可能导致潮位异常。使用权威工具动态调整安排,确保安全与体验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