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时最低,14时最高
一天中气温变化曲线是描述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形表示,通常用于展示气温的日变化规律。以下是关键信息
一、气温变化规律
-
日变化特征
-
最低气温 :出现在日出前后(约6时左右),此时地面失去热量,达到一天中的低温点。
-
最高气温 :出现在午后2时(14时左右),此时太阳辐射最强,地面热量积累达到峰值。
-
变化趋势 :从早晨到中午气温逐渐上升,午后开始下降,形成“早凉午热”的典型模式。
-
-
气温日较差
-
计算公式:
$$
\text{气温日较差} = \text{最高气温} - \text{最低气温}
$$例如:30.6℃(最高) - 24.3℃(最低) = 6.3℃ 。
-
二、气温变化曲线图要素
-
时间轴
- 通常以24小时为周期,每小时或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气温数据。
-
曲线形态
- 开始时曲线缓慢上升,接近14时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,形成“S型”或“抛物线”状。
-
关键数据标注
- 标注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点及数值,便于分析气温波动范围。
三、应用与意义
-
日常生活 :帮助安排穿衣,如“早穿皮袄午穿纱”描述的就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。
-
农业生产 :指导种植时间,例如高温期需防范热害,低温期需防寒。
-
气候研究 :通过长期曲线分析气温变化趋势,辅助预测气候类型(如热带、温带等)。
四、注意事项
-
实际测量时需避免阳光直射和地面反射干扰,建议在百叶箱中放置温度计。
-
气温变化受地形、海拔、植被等因素影响,需结合具体地理条件分析。
通过气温变化曲线,可以直观了解一天中热量收支过程,为自然现象解释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