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细则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高效机制,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以下是管理细则的核心内容:
1. 管理原则
驻村帮扶工作实行省级统筹、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,重点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和乡镇属地责任,确保管理机制上下贯通、运行高效。
2. 人员选派
- 选派标准:驻村干部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、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综合能力,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,身体健康,热爱“三农”工作。村第一书记需有两年以上党龄和工作经历。
- 选派程序: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,扶贫部门具体实施,通过个人自荐、组织推选、单位审核等程序选拔。
- 队伍组建:科学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,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“一村一队”全覆盖。
3. 工作职责
- 宣传政策:驻村干部需宣传党的政策,推动脱贫攻坚,建强基层组织,提升治理水平。
- 精准帮扶: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,制定到村到户帮扶措施,确保帮扶精准、动态管理。
- 任务落实:每月参加第一书记组织的工作例会,确保任务不落空。
4. 考核与激励
- 日常监督:建立考勤管理、值班值守等制度,定期对驻村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。
- 激励机制:将帮扶成效与职务晋升、绩效奖金等挂钩,对表现突出的驻村干部优先选拔任用,激发工作积极性。
5. 政策保障
- 轮换机制:实行驻村期满轮换制度,原则上每期驻村时间不少于2年。
- 生活支持:为驻村干部提供生活补助、健康体检、意外保险、交通补贴等保障措施,确保驻村干部安心驻村。
总结
甘肃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细则通过科学选派、明确职责、严格考核和有效激励,确保驻村干部充分发挥作用,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这一管理机制不仅为驻村干部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方向,也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