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候
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对惊蛰有如下描述:
- 惊蛰三候 :
-
一候桃始华 :桃花开始绽放,标志着春天的到来。
-
二候仓庚鸣 :黄鹂鸟开始鸣叫,其声音在树林间回荡,充满了春天的气息。
-
三候鹰化为鸠 :鹰在春天繁殖期间,天空中的鹰逐渐消失,而斑鸠或布谷鸟开始飞翔,古人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,故作此候,意喻万物从新开始。
- 气候特点 :
- 惊蛰时节,气温回升,雨水增多,正是“九九”艳阳天,万物生机盎然。春雷乍动,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越冬的昆虫,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,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。
- 谚语与预测 :
- 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,如“惊蛰刮北风,从头另过冬”、“惊蛰吹南风,秧苗迟下种”等。
- 文化内涵 :
- 惊蛰不仅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,也代表着春耕的开始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新生。
惊蛰这一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、生长的状态,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谚语,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