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已知分布的毒蛇有4种,包括雪山蝮、高原蝮、山烙铁头和西藏竹叶青,均为蝰科或蝮蛇科成员,毒性较强但攻击性较弱,多分布于海拔2000-4500米区域。
1. 雪山蝮(Gloydius monticola)
体长60-80厘米,头部呈三角形,体背棕褐色带深色斑块。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灌丛或石缝,以小型啮齿类为食,毒液含血循环毒素,咬伤可致局部肿胀。
2. 高原蝮(Gloydius strauchi)
西藏特有种,体型短粗,体色灰褐具锯齿状纹,适应高寒气候。活动范围集中于藏东南河谷地带,毒液毒性较弱,罕见致命案例。
3. 山烙铁头(Ovophis monticola)
头部如烙铁状,体长可达1米,背鳞具显著棱线。分布于藏南低海拔湿润林区,毒液含凝血酶原酶,咬伤需及时治疗。
4. 西藏竹叶青(Trimeresurus tibetanus)
通体翠绿,尾部红褐色,树栖性明显。仅存于藏东南与云南交界处,毒液含神经毒素与血毒素,咬伤后疼痛剧烈但致死率低。
西藏毒蛇均属国家“三有”保护动物,野外遭遇时保持距离即可避免危险,切勿主动捕杀。若被咬伤,应立即固定伤肢并就医注射抗蛇毒血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