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在预防流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
中药内服
- 成人预防方:如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拟的流感防治方(银花10g、连翘10g、荆芥10g、防风10g、羌活6g、芦根10g、板蓝根10g、甘草6g),具有疏风散邪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还有生黄芪15g、炒白术10g、防风6g、金银花10g、连翘10g、藿香6g、炙甘草3g等组成的方剂,能起到益气固表、化浊辟秽的作用。
- 儿童预防方:推荐玉屏风散加减(生黄芪10g、炒白术6g、防风5g、芦根10g、银花10g、桔梗6g、生甘草3g),可益气固表、清热解毒。
- 中成药:体质较强者,可用黄芪、白术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藿香、贯众、防风等组成的中成药,代茶饮或煎服;体虚易感者,可用玉屏风散加味(生黄芪15g、炒白术10g、防风6g、金银花10g、连翘10g、藿香6g、大枣3枚)。
-
中医外治
- 艾灸:可以艾灸足三里、关元、大椎等穴位,起到温经散寒、扶正祛邪的作用,增强人体抵抗力。每周室内艾条燃烧或艾烟熏蒸3-4次,每次烟熏30-60分钟,可消毒杀菌,预防流感。
- 穴位按摩:按摩风池、迎香、合谷等穴位,能够疏通经络气血,调节脏腑功能,从而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,缓解鼻塞、头痛等症状。
- 中药香囊:将丁香、檀香、苍术、白芷、艾叶、菖蒲、山奈、薄荷等中药材研磨成粉,装入香囊中,随身佩戴或挂于室内、车内,香气入七窍,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抵御邪气于体外。
- 中药足浴:利用温热的药液和皮肤、黏膜的吸收渗透作用,使药液经皮肤、黏膜进入血液循环,散布于全身,起到理气活血、通经活络、理筋止痛等作用,同时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。例如将艾叶、苍术、白芷等药材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后煎煮,再加入适量生姜片,水煎后进行足浴。
-
起居调摄
- 保暖防寒:注重头部、手足的保暖,适时添减衣物,避免着凉受寒,防止风邪入侵。
- 起居有常: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适度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等,增强体质。
- 饮食调养:保持饮食均衡,多食用温热滋补的食物,如生姜、红糖、红枣等,避免食用生冷食物,以防损伤脾胃阳气。
中医预防流感的方法多样且有效,通过中药内服、中医外治以及起居调摄等多方面的综合调理,能够增强人体的正气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达到预防流感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