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东方市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九龙县(西汉时期)、感恩县(隋代至解放初期),其名称变迁反映了2000多年的行政沿革与人文积淀。关键亮点:①西汉建置的“九龙县”得名于九龙山;②隋代更名“感恩县”源于感恩河;③现代“东方”之名源自黎族村落“东方村”的地理方位,与海南岛实际方位无关。
- 西汉时期的“九龙县”:公元前110年,汉武帝在海南设儋耳郡,下辖九龙县,县治位于今感城镇入学村西侧的九龙山,成为东方市最早的行政名称。
- 隋代至近代的“感恩县”:607年,隋朝在西汉九龙县故地设感恩县,隶属珠崖郡,名称取自流经境内的感恩河。这一名称沿用至1950年代,见证了海南西部千年的农耕与海洋文化。
- 现代“东方”的由来:1952年新设“东方县”时,县政府驻黎语村落“东方村”(原名“冲及”),该村因位于中方村、西方村东侧而得名。尽管东方市地处海南岛西部,但名称保留至今,成为独特的历史符号。
东方市的名称演变串联起海南岛的开发史,从汉代边陲到现代滨海城市,每一次更名都承载着地理与文化的双重印记。若计划探访,不妨结合感城镇的九龙山遗址与东河镇的黎族村落,感受地名背后的千年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