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山松醪赋》白话文翻译:以前我在夜间横渡衡漳,车徒在夜色中跋涉。点燃松枝照明,松烟飘香,似在诉说不幸。千年松材,死于斧下,仅效寸明,与蒿草无异。其纹理斑斓,节解流脂。我取松枝制中山松醪,救其于灰烬,免其作火把。取松汁烹熬,与黍麦同煮,酒成味甘苦,姿态幽雅。知甘酸易坏,笑凉州葡萄。此酒如美玉生肥,非宫廷蒸羔。用瘿藤纹樽盛酒,配石蟹霜螯。常饮此酒,能解苦痛,可弃杖行走,免儿童按摩。望西山近在咫尺,想撩衣遨游。跨奔鹿,接飞猱,入海观云涛。或骑麟驾风,与嵇阮等群豪争饮。颠倒纶巾,淋湿锦袍。追东坡不及,归食酒糟。漱松风,可赋《远游》续《离骚》。
- 创作背景:苏轼任中山太守时,以松节酿酒,作此赋。
- 制作过程:从松枝取汁,与黍麦同煮,经烹熬发酵等工序成酒。
- 酒的特点:味甘余小苦,香气独特,品质高雅,优于凉州葡萄酒。
- 饮酒感受:饮后觉苦痛可解,身体舒畅,能激发豪情逸致,让人有遨游天地、与古人同饮之想。
《中山松醪赋》通过对松醪酒的描述,展现了苏轼的生活情趣与文学才华,让读者领略到松醪酒的魅力及蕴含的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