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方地区,农历三月三煮鸡蛋使用的是荠菜花。这一习俗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,荠菜花不仅具有药用价值,还能为人们带来健康益处。
荠菜花的药用价值和健康益处
荠菜花入药首载于魏晋时期医家陶弘景所著的《名医别录》。古籍关于其具体的食疗功效记载:《陆川本草》:“凉肝明目。”《医林纂要药性》:“利水和脾,辟蚤虱,散郁热。”《湖南省中药材标准(2009年版)》记载:荠菜性味甘、淡,凉。归肝、脾、膀胱经。可清热利湿,平肝明目,凉血止血,和胃消滞。用于肾炎水肿,尿痛,尿血,便血,月经过多,目赤肿痛,小儿乳滞,腹泻,痢疾,乳糜尿,高血压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荠菜有兴奋子宫、促凝血(但是大剂量使用时又会延长出血时间)、降压、抗肿瘤的作用,还有一定的安眠作用。作为一种传统食品,在常规的食用量范围内,荠菜是无毒的。除上述功效外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荠菜是天然的补钙高手,它可以作为日常饮食中钙的良好来源,很适合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来补钙食用。
荠菜花煮鸡蛋的做法
- 食材准备:带根老荠菜1把(开花结籽的更好)、鸡蛋6-8个、红枣12颗、带皮生姜6片、盐适量、清水1.5升。
- 制作步骤:
- 整株荠菜花连根洗净,平铺锅底。
- 放上鸡蛋、姜片、红枣,加水盖过食材。
- 大火烧5分钟后,用勺子轻敲蛋壳裂缝。
- 转小火再煮10分钟,自然晾温即可。
通过在农历三月三食用荠菜花煮鸡蛋,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美味,还能获得健康益处。这一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庆祝,也展示了中医文化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