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帝国历史中,关于“三十六位大汗”的记载存在不同说法,主要源于对统治时期和统计口径的差异。综合权威资料,蒙古帝国大汗的梳理如下:
一、大蒙古国时期(1206年-1241年)
-
成吉思汗 (孛儿只斤·铁木真)
- 建立大蒙古国,1206年称汗,1227年去世,享年66岁。元朝建立后追谥为“法天启运圣武皇帝”,庙号太祖。
-
窝阔台汗
- 成吉思汗三子,1229年继位,1241年去世,年仅56岁。追谥“英文皇帝”,庙号太宗。
-
贵由汗
- 窝阔台长子,1246年继位,1248年去世,年仅3岁。追谥“简平皇帝”,庙号定宗。
-
蒙哥汗
- 贵由长子,1251年继位,1259年去世,年仅9岁。追谥“桓肃皇帝”,庙号宪宗。
二、元朝时期(1271年-1368年)
-
忽必烈汗
- 蒙古帝国分裂后建立元朝,1271年称帝,1294年去世,享年23岁。元朝建立后追谥“圣德神功文武皇帝”,庙号世祖。
-
元世祖
- 忽必烈长子,1294年继位,1307年去世,年仅13岁。蒙文尊号“完泽笃汗”。
-
元成宗
- 忽必烈次子,1307年继位,1311年去世,年仅14岁。蒙文尊号“钦明广孝皇帝”。
-
元宪宗
- 贵由孙子,1251年继位,1259年去世,年仅9岁。蒙文尊号“桓肃皇帝”。
三、其他重要人物
-
拖雷 :成吉思汗四子,1229年遵遗立窝阔台,1232年去世,蒙文尊号“景襄皇帝”。
-
阿里布哥汗 :蒙哥之子,1259年继位,1266年去世,蒙文尊号“仁宣皇帝”。
-
忽里勒台 :元朝初期机构,非单一大汗,但参与推举元世祖。
四、争议与补充
-
统计差异 :部分资料将元朝延续至1368年,包含11位大汗(如元顺帝),但此说法多与“元朝11位大汗”的传统统计口径冲突。
-
权力结构 :元朝后期存在皇位争夺(如忽必烈与阿里布哥对立),部分大汗实际为临时执政者。
五、总结
蒙古帝国大汗数量存在不同说法,主要源于对统治范围、统计标准及历史分期差异。上述梳理综合了高权威资料,但仍有部分人物(如元宪宗)存在争议。若需进一步研究,建议以《元史》等官方记载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