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北方雨水偏多的现象是多种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:
一、副热带高压北抬与西侧暖湿气流增强
-
副热带高压异常北移
今年副热带高压位置比常年偏北且强度增强,其西侧暖湿气流持续向华北、东北等地输送水汽,为强降雨提供了主要水源。
-
夏季风与台风配合
7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北进与台风路径重叠,加剧了水汽输送。例如,台风普拉桑带来的西南气流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,导致华北、黄淮等地暴雨频发。
二、地形抬升作用
-
山区地形影响
东南风气流遇到河北、辽宁等地区的山脉时产生抬升,形成地形雨。这种效应在河北东北部、辽宁西部等地尤为显著,加剧了局地降雨强度。
三、气候变暖的长期影响
-
大气水汽含量增加
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和海洋水汽蒸发增强,为降水事件提供了更多水汽条件。
-
极端天气频发
气候变暖还加剧了冷涡、急流等天气系统的交互,提高了强降雨的发生概率和强度。
具体案例补充
-
黄淮西北地区特大暴雨 :2024年9月,受副热带高压北移和台风影响,该区域出现历史极值降雨,局地突破50毫米/小时。
-
华北局地破纪录 :2021年7月,北京、郑州等地因副热带高压强势和高空槽频繁过境,创下雨量历史纪录。
今年北方雨水偏多是副热带高压异常、地形抬升与气候变暖共同作用的结果,需警惕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