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妇晚期D-二聚体的正常值是多少

焦鲁霞
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
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
三甲
一般情况下,孕妇晚期D - 二聚体的正常值范围在0.26 - 0.84mg/L。 D -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,在孕期,孕妇的身体处于高凝状态,D - 二聚体水平会较非孕期有所升高。孕晚期时,由于生理变化,血液系统的凝血和纤溶功能发生改变,所以其正常范围和非孕期不同。不过,不同医院因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差异,参考值可能略有不同。如果孕妇的D - 二聚体值明显超出这个范围,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,如深静脉血栓等。当孕妇检查发现D - 二聚体异常升高,且伴有下肢肿胀、疼痛等不适症状时,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。 孕妇在孕晚期要定期产检,监测D - 二聚体等指标。日常可适当活动,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,促进血液循环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。若指标异常,不要自行判断或用药,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。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
相关推荐

怀孕40天HCG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多少

怀孕40天HCG正常参考值为10000 - 100000IU/L。孕早期HCG值变化关键,不同孕妇存在差异,受个体体质、受孕时间等影响。值在正常范围通常胚胎发育良好,异常则可能提示胚胎发育不良、宫外孕等问题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。孕早期孕妇要注意休息、饮食均衡,定期产检,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慢性宫颈炎应该吃什么消炎药

慢性宫颈炎常用消炎药分抗生素类和中成药类。抗生素如阿奇霉素、多西环素,能针对病原体治疗;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、抗宫炎片,可辅助改善症状。阿奇霉素抑制病原体生长,多西环素阻碍细菌蛋白合成;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,抗宫炎片清湿热止带下。治疗时需依病情遵医嘱选药,规范治疗以获较好疗效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经期怀孕的概率是多少

经期怀孕概率通常在1% - 5%,多数情况因不排卵概率低,但排卵受情绪、环境等因素影响,可能意外排卵,且精子可存活2 - 3天,经期长时精子可能存活到排卵时致怀孕。若经期后有月经推迟、恶心等疑似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此外,经期同房易引发感染致妇科疾病,为女性健康,经期应避免同房,无怀孕计划时同房都要做好避孕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慢性宫颈炎应该塞什么药

慢性宫颈炎塞药治疗可选抗生素类和中成药类。抗生素杀菌消炎,中成药清热燥湿、去腐生肌。常用药物如甲硝唑栓,属抗生素,能抑制杀灭病原体;保妇康栓为中成药,可改善白带异常、瘙痒等。但每个患者病情和药物反应有别,具体用药需遵医嘱。治疗时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定期复查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激光祛斑会反复吗

激光祛斑后有可能反复,受多种因素影响。不同类型斑点复发情况有别,如雀斑、晒斑防护不当易复发,黄褐斑内分泌不稳定时易反复。治疗不彻底、术后护理不佳、不良生活习惯及内分泌波动等,都会导致复发。因此,治疗时要选合适参数确保彻底,术后做好护理,养成好习惯,维持内分泌稳定,以降低复发可能性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慢性宫颈炎有什么危害

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疗危害多。它影响日常生活,导致白带异常、外阴瘙痒;易引发子宫内膜炎、盆腔炎等并发症;炎性分泌物阻碍精子通行,降低受孕几率;长期炎症刺激有恶变风险,可能诱发宫颈癌;还会导致性交疼痛和出血,降低生活质量。鉴于其危害大,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,保障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孕期雌二醇的正常值是多少

孕期不同阶段雌二醇正常值不同,妊娠前期0 - 300ng/L,中期1000 - 8000ng/L,后期5000 - 27000ng/L。它是重要雌激素,孕期胎盘大量分泌,数值随孕周上升。但因检测差异,具体值会有波动。严重偏离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胎儿发育或胎盘功能问题,伴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。孕妇要重视产检,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有疑问咨询医生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怀孕24周时四维彩超的正常值是多少

怀孕24周时,四维彩超各指标有正常范围,双顶径均值6.05±0.50厘米,头围约22.5厘米,腹围均值18.74±2.23厘米,股骨长4.36±0.51厘米。这些数值基于临床统计,通过四维检查可观察胎儿发育是否与孕周相符。数值偏差大可能提示发育异常,需进一步检查。孕妇孕期要保持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,定期产检,发现问题积极配合诊断,保障胎儿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慢性病包括哪些疾病

慢性病是不具传染性、长期积累致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统称,常见有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恶性肿瘤和精神疾病等。不同慢性病症状及危害各异,如心血管病加重心脏负担,糖尿病引发多种并发症等,且都需长期管理。治疗上,根据病症不同采取改善生活方式、服药、手术等措施。人们应保持健康生活、定期体检,早发现早干预慢性病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眼袋黑眼圈严重每天早睡能否慢慢消除

早睡对消除黑眼圈有一定帮助,因充足睡眠可促进新陈代谢与眼部血液循环。但黑眼圈成因多样,如睡眠不足、遗传、年龄增长、内分泌失调等。对于睡眠不足型黑眼圈,早睡缓解效果较好;遗传、年龄增长型,早睡有一定改善但有限;内分泌失调型,需结合其他方法。此外,黑眼圈治疗有风险,严重者建议及时就医,遵医嘱选治疗方法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正常胎心率范围是多少

正常胎心率范围为110 - 160次/分钟,此范围由大量研究和实践确定。产检时,医生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监测。若胎心率持续不在此范围,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缺氧等异常,但胎动时暂时升高属正常。多次监测异常或胎动异常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孕妇孕期要注意休息、稳定情绪,按医嘱定期产检,关注胎儿发育和胎心率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怀孕32周羊水深度正常范围是多少

怀孕32周时,羊水深度正常范围为3厘米至8厘米。羊水深度是评估孕期羊水状况的重要指标,为胎儿提供适宜生长环境。羊水深度小于3厘米提示羊水过少,大于8厘米可能是羊水过多,分别有不同风险,且可能与一些因素有关。孕妇产检若发现羊水深度异常或有不适,要及时就医。孕期应定期产检、适当饮水,检查异常时遵循医嘱处理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额头凹陷疤痕切缝效果好不好

额头凹陷疤痕切缝一般效果较好。手术可改善疤痕外观,使凹陷变平整,减轻明显程度,提升皮肤美观度,让额头更自然。不过,治疗效果因人而异。手术存在感染、出血等风险,术后或留新疤,随时间大多会淡化。其效果受医生技术、个人体质等影响,且术后护理不佳会影响恢复。总体而言,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怀孕35周羊水指数正常范围是多少

怀孕35周时,羊水指数正常范围为8 - 25厘米。羊水指数是评估羊水量的重要指标,通过测量孕妇腹部四个象限羊水最大深度相加得出。羊水指数在此范围内,胎儿生长环境适宜;低于8厘米可能羊水过少,高于25厘米可能羊水过多,都会带来风险。孕妇应定期产检,关注羊水指数,适当饮水,若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,保障母婴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下巴嘴角脱皮发红干燥是否会留疤

下巴嘴角脱皮发红干燥不一定留疤,与病因、损伤程度、治疗护理及个体差异有关。病因如皮肤干燥、过敏、感染,损伤浅且处理好通常不留疤。仅表皮损伤多不留疤,达真皮层可能留疤。及时正确治疗、做好护理可降低留疤几率,如保湿、用抗过敏或抗感染药,保持清洁等。不同人留疤情况有别。判断是否留疤需综合考量,出现症状应积极应对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慢性病的特点是什么

慢性病特点显著,治疗管理是长期过程。其病程长,如糖尿病需长期控糖;病因复杂,像高血压受遗传与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影响;起病隐匿,早期肝癌常无症状;病情迁延不愈,类风湿关节炎会加重关节损害。但它可预防控制,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等能降低发病风险、控制病情。总体而言,积极防控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怀孕四个月羊水的正常值是多少

怀孕四个月时,羊水指数正常值为5 - 25厘米,羊水深度正常值为2 - 8厘米。羊水指数是脐部四区域羊水深度之和,羊水深度指羊膜腔最深部位深度,羊水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。羊水数值异常可能提示胎儿发育或孕妇健康问题,此时应及时就医。孕妇孕期要定期产检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,保障母婴安全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女人流产后应该吃什么补身体

女人流产后补身体可从多方面入手。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瘦肉、鱼类等,增强抵抗力;多吃橙子、菠菜等新鲜蔬果,补充维生素,促进肠胃蠕动;吃动物肝脏等含铁丰富食物,预防贫血;适当喝鸡汤等滋补汤品,补充水分和营养。同时,忌辛辣生冷食物,因其易上火或影响子宫收缩。合理饮食补充营养,利于流产后身体快速恢复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面部激光脱毛是否为永久性

面部激光脱毛一般不能实现永久性脱毛,受多种因素影响,效果因人而异。毛囊生长周期使一次治疗只能破坏部分生长期毛囊;个人体质不同,毛囊对激光反应有别;毛发粗细、颜色也影响效果。通常需3 - 6次治疗,每次间隔1 - 2个月。治疗后可能有轻微不良反应。术后要注意防晒、避免沾水、调整饮食,出现异常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

每个孕周的羊水深度是多少

不同孕周羊水深度不同,怀孕8周约5 - 10毫米,10周约20毫米,12周约50毫米,13 - 32周正常范围30 - 80毫米,33 - 40周为20 - 80毫米。羊水深度受胎儿发育及羊水产生吸收动态变化影响,早期源于母体血清透析液,中期后胎儿尿液为主。羊水深度异常(小于20毫米或大于80毫米)有不良影响。孕妇要定期产检、保证饮水,异常情况及时就医,保持良好习惯和心态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