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射后吃避孕药是否管用

焦鲁霞
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
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
三甲
一般情况下,内射后吃避孕药大多管用,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。紧急避孕药需在规定时间内服用,且越早服用效果越好;短效避孕药需规律服用才有避孕效果;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会影响药效;同时,药物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。 1. 紧急避孕药:常见有左炔诺孕酮、米非司酮,需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,左炔诺孕酮服用时间越早,避孕效果越好,可使受孕几率降低。但它也有一定失败率,并非百分百有效。 2. 短效避孕药:需规律服用才有避孕作用,若内射后才开始吃,起不到避孕效果。它需在月经周期第1天或第2 - 5天开始服用,每天1片,连服21天或28天。 3. 个人敏感性:不同人对药物反应不同,部分人服用后可能避孕失败。 4. 其他因素:服药前后若进食大量食物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等,可能影响药效。 内射后吃避孕药多数情况下有避孕效果,但受药物类型、服用时间、个人敏感性及其他因素影响。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式,短效避孕药需规律服用。如需用药,务必遵医嘱,以保障避孕效果和身体健康。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
相关推荐

宫外孕会导致胸胀吗

宫外孕有可能导致胸胀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。这主要是因为宫外孕时女性体内雌激素、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,刺激乳腺组织引起胸胀。不过,不同女性对激素变化敏感度有差异,部分患者可能无此症状。此外,胸胀还可能由情绪波动、月经周期变化、乳腺疾病等因素导致。怀疑宫外孕时,不能仅凭胸胀判断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孕12周住院保胎应该怎么办

孕12周住院保胎需多方面配合。要遵循医嘱治疗,按要求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;调整生活方式,保证睡眠、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;关注自身状况,有腹痛、阴道流血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;配合检查,定期进行超声、血常规等检查;饮食上补充营养,保持积极心态。如此为胎儿健康发育创造条件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上环的避孕率有多高

上环即放置宫内节育器,避孕率一般在 90% - 99%。其通过改变宫腔内环境、影响精子活动和阻止受精卵着床来避孕。含铜和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避孕率分别达 90%以上和 99%左右,但移位、脱落会降低效果。放置后要定期复查,还可能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副作用,出现异常症状或副作用严重时需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时乳头有分泌物是怎么回事

怀孕时乳头有分泌物,多因孕期激素变化、乳腺组织增生、为哺乳做准备、乳腺导管扩张、轻微乳头炎症等,也可能由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引起。治疗依病因不同,如激素变化、为哺乳准备等多只需保持清洁,轻微炎症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孕期要注意乳头卫生,选合适内衣,不挤压乳头。分泌物异常或有不适,应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月经结束后胸部胀痛是否正常

月经结束后胸部胀痛原因多样,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,也可能由疾病等导致。正常生理现象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,可自行缓解;疾病因素如乳腺增生、乳腺炎等,会有相应症状。此外,情绪、饮食等也会引发胀痛。判断是否正常需具体分析,生理因素引起多可自愈,疾病或其他因素致胀痛不缓解或加重时,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快八个月胎位低怎么处理

怀孕快八个月胎位低,处理方法包括多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、减少活动量;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外力刺激引发早产等;定期产检,通过超声监测胎位及胎儿发育;观察症状,若有腹痛、流血等异常及时就医;调整姿势,休息时垫高臀部、左侧卧位。孕妇需谨慎对待,有异常及时处理,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后糖耐检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

怀孕后糖耐检查宜在孕24 - 28周进行。孕中期后孕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,胰岛素分泌受限者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,此时检查可及时发现血糖异常。检查前3天正常饮食,前1天晚10点后禁食禁水,检查中按要求操作。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检查,出现“三多一少”症状要及时就医,确诊后应积极治疗,控制饮食并适当运动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时坐骨神经痛怎么缓解

怀孕时坐骨神经痛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。一是调整姿势,避免久站久坐,左侧卧睡并在两腿间夹薄枕;二是适当运动,如孕妇瑜伽、散步,但要控制强度和时间;三是热敷按摩,用热毛巾等热敷,家人轻柔按摩;四是补充营养,多吃含钙质、维生素B12的食物;五是使用辅助工具,如孕妇专用腰带等。孕妇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,疼痛严重或不缓解要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清洁灌肠的量是多少

清洁灌肠用量因人群而异,成人一般每次500 - 1000毫升,小儿为200 - 500毫升,依据人体生理特点和灌肠目的而定。不过,具体用量需结合患者年龄、病情等因素调整。灌肠时若患者出现不适或灌肠后症状未改善,应及时就医。此外,清洁灌肠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,注意灌肠液温度,灌肠后适当休息并观察排便,频繁灌肠要先咨询医生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6个月胎动频繁应该怎么办

怀孕6个月胎动频繁,孕妇可先自我监测,每天固定时间数胎动,正常每小时3 - 5次,有规律的频繁或属正常,突然明显变化需警惕。若胎动无规律或伴腹痛、阴道流血等,要尽快就医检查。同时,应调整生活方式,保证睡眠、避免劳累和减少咖啡因摄入,保持良好心态,若有头晕、心慌等不适也需及时处理,以保障胎儿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时胎盘早剥想生怎么办

怀孕时胎盘早剥能否继续生育,需依孕妇和胎儿情况决定。应及时就医,通过超声等评估早剥面积、孕妇与胎儿状况。早剥面积小、孕妇和胎儿状态好,可尝试保守治疗;情况严重则需尽快终止妊娠。此外,孕妇要做好心理调适,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支持,且孕妇需积极配合治疗,以保障母婴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晚期下体疼痛是怎么回事

怀孕晚期下体疼痛常见原因有胎儿入盆、耻骨联合分离、子宫增大压迫、假性宫缩、外阴静脉曲张等,也可能由阴道炎、尿道炎等引起。治疗方法包括适当休息、用托腹带、局部热敷、调整姿势、盆底肌锻炼等。不同原因有对应缓解方式,如胎儿入盆可适当休息,耻骨联合分离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骨盆矫正带。孕妇要注意护理,疼痛不缓解或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偶尔吃一次避孕药是否有副作用

偶尔吃一次避孕药可能有副作用,但存在个体差异。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,由激素刺激肠胃引发,持续不超一天;月经改变,使周期和经量变化,多为暂时;不规则子宫出血,点滴出血会自行好转。不同人体质对药物反应不同,部分人无明显不适。总体而言,偶尔服用副作用通常轻微短暂,若不适严重或持续应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孕妇怀孕八个月起水痘应该怎么办

孕妇怀孕八个月起水痘要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母婴安全。需尽快就医,由医生评估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。要居家隔离,保证休息、多喝水、补充营养。做好皮肤护理,避免搔抓,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。密切关注胎儿状况,定期产检。若孕妇病情严重或胎儿异常,必要时需终止妊娠。总之,要重视并遵循医嘱治疗护理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吃了避孕药还是怀孕了是怎么回事

吃了避孕药仍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。一是服用时间不对,不同类型避孕药有不同服用要求,错过或漏服会降低效果;二是药物相互作用,与抗生素等药同服会影响避孕药代谢;三是个体差异,部分人代谢快使药物难达有效浓度;四是避孕药失效,保存不当会致有效成分分解。为提高成功率,要规范服药、注意保存,有疑似怀孕症状需及时检查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时感冒喉咙疼怎么办

怀孕时感冒喉咙疼可从三方面缓解。生活护理上,保证充足睡眠,用淡盐水多次漱口,清洁口腔、减轻炎症。饮食调节方面,多喝温水保持喉咙湿润,吃梨、蜂蜜等润喉食物。若症状严重或持续3天不缓解甚至加重,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处理,切勿自行用药。总之,不能轻视该症状,必要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一年吃五次避孕药是否有益

一年吃五次避孕药通常无益,还可能带来不良影响。一是干扰内分泌系统,导致月经周期紊乱、月经量异常等;二是引发肠胃不适,出现恶心、呕吐等症状;三是增加血栓形成、乳腺癌等疾病风险,虽风险相对低但仍需警惕。因此,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式,建议采用避孕套、宫内节育器等更安全可靠的措施,服药不适要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患有子宫肌瘤怀孕了应该怎么办

患有子宫肌瘤怀孕后,可通过以下措施保障母婴健康。一是及时产检,增加产检频率,用超声监测肌瘤和胎儿情况;二是关注症状,若有腹痛、阴道流血等异常及时就医;三是调整生活方式,规律作息,合理饮食,避免激素补品;四是必要时治疗,严重时或需手术,但有流产风险。不必惊慌,在医生指导下处理,多数可顺利度过孕期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双胞胎胎盘低应该怎么办

双胞胎胎盘低的孕妇需重视护理与监测以保障健康。具体要做到多休息,保证睡眠、减少活动量,防劳累出血;避免剧烈活动,如性生活、跑步等,防刺激子宫收缩;密切关注身体状况,有异常及时就医;定期产检,了解胎盘与胎儿情况;必要时接受医学干预,如输血、剖宫产等。孕妇应保持良好习惯,积极配合,降低风险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

怀孕孕吐厉害应该怎么办

怀孕孕吐厉害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。饮食上选易消化、清淡食物,少食多餐,如吃苏打饼干;心理上保持舒畅,家人多陪伴,可听音乐转移注意力;适当进行散步、孕妇瑜伽等运动;改善环境,避免接触诱发呕吐因素,保持空气清新;若孕吐严重致脱水、体重下降,要及时就医治疗。综合运用这些方法,可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3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