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象高的含义是什么

种轶文
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
三甲
血象高通常指的是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超出正常范围。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,当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上限时就称为血象高。这可能是身体对感染、炎症、组织损伤等多种情况的一种反应。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。在不同的病因下,可能是某一种或几种白细胞的数量增加导致白细胞总数升高。例如,细菌感染时,中性粒细胞常常会明显增多,从而使白细胞总数升高;病毒感染时,淋巴细胞可能会增多,也会造成白细胞总数的升高。此外,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如严重的创伤、烧伤、急性心肌梗死等组织损伤情况,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,也可能导致血象高。 血象高只是一种检验结果的表现,它提示身体可能存在异常情况,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具体病因。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、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,如C反应蛋白、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,还有患者的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,以明确导致血象高的真正原因,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。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
大家都在搜
相关推荐

nt和四维有哪些区别

nt检查与四维检查在多方面有区别。检查时间上,nt在孕11 - 13周+6天,四维在孕20 - 24周。目的方面,nt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染色体异常,四维筛查胎儿结构畸形。检查内容,nt关注颈后皮下组织液体积聚厚度,四维看胎儿面部、肢体、内脏等结构。成像方式,nt为二维成像,四维是动态三维成像。二者都是孕期重要检查,孕妇应遵医嘱按时检查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子宫里有囊肿是怎么回事

子宫里有囊肿原因多样,可能是良性病变。子宫颈腺囊肿形成与腺管口阻塞有关,像慢性炎症、损伤等可致堵塞,腺体黏液无法排出形成囊肿。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形成机制尚不明确,有理论认为与内膜碎片逆流有关。子宫颈腺囊肿小且无症状可不处理但需定期检查,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有症状,治疗要综合考虑,囊肿大或症状严重可能需手术,需医生全面评估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FSH属于什么激素

FSH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。它对生殖系统功能调节意义重大。女性方面,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,月经周期中其水平周期性变化,异常时可致月经紊乱、排卵异常,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水平低、卵巢早衰患者水平高。男性方面,可刺激睾丸支持细胞促进精子生成,水平异常会影响精子数量和质量及生育能力。FSH正常分泌对生殖功能正常维持不可或缺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三个月吃两次避孕药有什么影响

三个月吃两次避孕药较频繁,会影响身体。一是影响月经周期,避孕药激素干扰自身激素调节致子宫内膜生长和脱落受影响,月经周期不稳定;二是引发类似早孕反应,激素刺激胃肠道致恶心呕吐;三是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,干扰下丘脑 - 垂体 - 卵巢轴功能,但影响不一定长期。若有严重不适要就医,应避免频繁用药,可换用安全套等避孕方式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三个月吃两次避孕药会有什么影响

三个月吃两次避孕药较频繁,会影响身体。在月经周期方面,会干扰激素调节机制,导致月经紊乱,如提前、推迟、量的增减。在激素水平上,含有的合成激素成分使体内激素波动大,可能引发类早孕反应如恶心、呕吐、乳房胀痛等,对内分泌有一定影响但因人而异。若有异常症状应就医,避孕药使用要遵医嘱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避孕套和安全套有哪些区别

避孕套与安全套在功能侧重、生产标准、适用范围、价格方面有区别。功能上,避孕套侧重避孕,安全套还强调预防性传播疾病;生产标准方面,安全套更严格;适用范围上,避孕套用于避孕人群,安全套适用于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人群;价格上安全套更高。很多人混淆二者,使用时应按需选择且正确使用以保障避孕和防病效果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hcg检查是什么
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检查可检测血液或尿液中hcg水平辅助多种情况诊断。hcg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。正常妊娠受精卵着床后hcg大量分泌且随孕周增加含量升高,可据此早期判断怀孕,血液检查同房10天左右可检测,尿液稍晚。它还可用于异位妊娠、滋养层细胞疾病诊断等,异位妊娠hcg低且升高慢,葡萄胎时异常升高,在妇产科及疾病诊疗方面作用不可替代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什么

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HPV6、11、16、18型感染。6、11型与生殖器疣有关,16、18型是生殖器癌症重要致病因素。其通过诱导中和抗体起作用,接种后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,遇病毒入侵可快速应答。需按程序接种三针确保免疫效果。它是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,但接种后仍可能感染或患病,还需定期检查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避孕药和打胎危害哪个大

打胎即人工流产,避孕药和打胎的危害难以比较,取决于多种因素。避孕药方面,短效药正确使用较安全但有副作用,如影响月经周期、类早孕反应;长效药可能引起闭经、白带增多;紧急避孕药影响内分泌。打胎方面,药流不完全有严重并发症需清宫,手术流产有多种并发症且可能影响生育。总之,两者都不应随意使用,应采用科学避孕措施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正常人吃避孕药有什么影响

正常人吃避孕药对内分泌系统、消化系统等有多种影响且不同类型避孕药影响有差异。在内分泌系统方面,因是激素类药物,会影响激素水平致月经周期紊乱,长期服用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但不一定永久。消化系统方面会有恶心等不适。还可能影响血脂、血糖代谢,增加低风险的血栓形成。个体和避孕药类型不同影响不同,无避孕需求不建议服用,不适严重应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药流没流干净不清宫的后果

药流未净不清宫有多种不良后果。一是持续阴道流血,残留组织使子宫受刺激、内膜难修复,失血久可致贫血。二是引发感染,残留组织易滋生细菌致子宫内膜炎,蔓延会成盆腔炎,损害生殖器官。三是影响生育能力,内膜反复受损感染影响受精卵着床。总之,药流不净不清宫危害大,未净时需就医听建议决定是否清宫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吃避孕药危害有多大

避孕药对身体有危害且因人而异,常见危害有影响激素水平与代谢,不过有应对办法。在激素水平方面,避孕药的激素成分干扰自身激素分泌,可致月经紊乱、不规则阴道出血。在代谢影响上,可能使体重增加、影响糖和脂代谢,增加患病风险但健康女性风险相对小。虽然有危害,但正确使用可有效避孕,服用需遵医嘱并定期检查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半年做两次人流有什么影响

半年做两次人流危害大。一是子宫内膜易严重受损,刮吸内膜组织致其变薄,影响着床,增加流产与不孕风险;二是感染风险大增,破坏生殖道防御机能,易引发内膜炎、输卵管炎等;三是可能出现月经不调,干扰内分泌致周期与量异常。总之,女性若无生育计划要做好避孕,防止多次人流带来不可挽回的身体损害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物理治疗的含义是什么

物理治疗借助声、光、电、热、磁等物理因子与运动疗法预防、治疗、康复疾病,改善身体功能、减轻疼痛、促进组织修复和提高生活质量。它包含电疗法、光疗法、热疗法、磁疗法和运动疗法等多种形式,各形式有不同作用。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意义重大,是现代医学治疗和康复体系不可或缺的综合治疗手段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无痛人流后同房有什么影响

无痛人流后过早同房危害多。一是有感染风险,子宫颈口和内膜状态易使细菌引发妇科炎症;二是影响子宫恢复,同房刺激子宫收缩不利于创面修复,会使出血异常;三是可能再次怀孕,卵巢可能较快排卵。所以无痛人流后要避免过早同房,最好一个月左右,月经正常且身体无不适时再同房,恢复同房后要避孕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怀孕溶血有哪些危险

怀孕溶血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,对胎儿和新生儿危害严重。胎儿方面,溶血破坏红细胞致贫血,严重时全身水肿、肝脾肿大、胎儿窘迫甚至死亡;新生儿方面,可出现黄疸,胆红素过高会引起胆红素脑病,影响神经系统发育,导致听力障碍、智力低下等。因此孕期要重视相关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以降风险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人流后同房有什么影响

人流后过早同房危害多。一是感染风险大增,子宫颈开放与身体抵抗力弱时同房,细菌易入子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、输卵管炎等盆腔炎,严重时影响生育。二是影响子宫恢复,同房刺激子宫不利于正常收缩恢复,还可能再次出血、延长出血时间与增加出血量。所以人流后不应过早同房,有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孕酮低有哪些危害

孕酮低对女性生育、月经有影响并带来多种危害。在生育方面,备孕时孕酮低会因子宫内膜增厚不足影响受精卵着床致不孕;怀孕后孕酮低无法为胚胎提供足够支持,易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流产。在月经方面,孕酮低会使月经周期调节异常,造成月经提前、推迟或量异常等。女性若发现孕酮低应就医检查治疗以减少不良影响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是什么

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位于左侧卵巢或输卵管附件区域,含液体。其可能为生理性或病理性。生理性包括卵泡囊肿、黄体囊肿,多会自行消失。病理性有卵巢良性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等、恶性肿瘤(较少见)、输卵管积水(与炎症有关)。生理性无需特殊处理但要复查,病理性要综合多因素考虑进一步诊疗方案,可能需检查或手术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
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是什么情况

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有多种情况,包括生理性如滤泡囊肿、黄体囊肿,病理性如卵巢囊肿、输卵管积水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。其形成原因复杂,生理性囊肿形成与卵泡发育、黄体有关且多可自行消失,病理性囊肿病因多尚不明确且各有形成机制。情况复杂多样,发现后要结合症状、体征和辅助检查判断性质以决定后续处理方式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8
首页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