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完孩子胎盘如何处理比较好

赵晓东
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
北京医院
三甲
生完孩子后胎盘的处理方式有多种,主要包括交由医院处理、自行带走后掩埋或制成胎盘胶囊等,但不同处理方式都有相应的考虑因素。 1. 交由医院处理: - 医院会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来处理胎盘。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,尤其是当胎盘存在一些可能的健康风险时,例如胎盘有感染、胎盘娩出不完全等情况。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,可以避免可能的疾病传播风险。 - 对于一些传染病患者的胎盘,医院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特殊处理,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。 2. 自行带走后掩埋: - 在一些文化和传统观念中,产妇家庭可能希望将胎盘带走并掩埋在特定的地方。这是一种尊重传统习俗的做法。如果选择这种方式,要确保掩埋的地点符合环境卫生要求,远离水源和居民生活区,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。 3. 制成胎盘胶囊: - 近年来,有将胎盘制成胎盘胶囊的做法。但这种做法存在一定争议。从医学角度看,胎盘虽然含有一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、激素等,但这些成分通过口服后不一定能被人体有效吸收利用。而且如果胎盘在处理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卫生标准,可能会带来细菌、病毒等污染风险,对健康造成威胁。 生完孩子后胎盘的处理方式因人而异,可以根据个人的文化习俗、健康状况以及对胎盘的看法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。无论是哪种方式,都要以保障健康和遵守相关规定为前提。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
大家都在搜
相关推荐

唐氏筛查没过应该怎么办

唐氏筛查没过不代表胎儿一定患唐氏综合征。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胎儿情况,孕妇也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好孕期保健。进一步检查包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,它采孕妇外周血检测胎儿游离DNA,准确性较高但为筛查手段;羊水穿刺是诊断性检查,能准确检测但有创且有低风险。孕期保健要均衡饮食、充足休息、适当运动,孕妇要遵医嘱选合适检查方法并积极做好保健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位低怎么睡才能长上去

胎位低是胎儿靠近宫颈口的情况。睡眠姿势调整可能有助于改善胎位,但无绝对保证胎位长上去的睡姿。一般推荐左侧卧位,可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、增加回心血量以改善胎盘和子宫血液循环,利于胎儿营养和氧气供应,不过胎位还受多种因素影响。孕妇若左侧卧位不适可偶尔右侧卧位,应避免仰卧位,睡姿对胎位影响有限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打胎次数多会有哪些影响

打胎即人工流产,多次打胎对女性身体有多种不良影响。生殖系统方面,会损伤子宫内膜、宫颈和阴道等,可能致月经量少、闭经、不孕不育、粘连等。内分泌上,会影响激素分泌致失调,有月经周期紊乱、情绪波动、皮肤差等表现。感染风险也会增加,引发盆腔炎等,影响受孕且有不适症状,所以要做好避孕避免打胎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唐氏筛查低危险应该怎么办

唐氏筛查低危险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低,但仍要做好孕期常规检查。唐氏筛查有误差,低危险不代表胎儿绝对没问题,孕妇要遵医嘱继续常规产前检查如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发育。同时,孕期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包括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良好情绪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确保胎儿健康发育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打胎之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

打胎即人工流产,术后需注意多方面事项。休息上要保证约2周,避免劳累、剧烈运动、久站久坐。饮食应摄入富含营养食物,避免刺激性食物。个人卫生要保持外阴清洁,勤换卫生巾、避免冲洗阴道。要观察出血情况,异常需就医。术后一个月内避免性生活。遵循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减少不良后果,促使身体恢复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打胎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

打胎即人工流产,术后需多方面注意促进恢复、避免并发症。休息上要保证约2周,避免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。饮食注重营养均衡,多吃富含蛋白质食物与蔬菜水果,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。个人卫生要保持外阴清洁,避免坐浴冲洗阴道内部。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,异常需就医。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。多方面调养可减少并发症,助身体恢复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怀胎2个月打胎有哪些风险

怀胎2月打胎即人工流产有多种风险。一是出血,内膜损伤致宫缩不良可引起,严重可致贫血或休克。二是感染,手术或术后卫生问题可引发炎症,盆腔炎可影响输卵管致不孕。三是子宫穿孔,怀孕2月子宫软,操作不当易穿透子宫壁损伤周围器官。四是宫腔粘连,影响月经与再次怀孕。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。打胎要到正规机构评估后决定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头胎打胎有哪些危害

头胎人工流产有诸多危害。一是影响生育能力,手术感染可致输卵管堵塞,内膜损伤使受精卵难着床。二是增加感染风险,术中消毒或术后护理不佳,病原体侵入会引发内膜炎、盆腔炎等,慢性盆腔炎危害长远。三是损伤子宫内膜,操作不当或多次流产会使内膜基底层受损,导致月经失调等。总之,应做好避孕避免头胎流产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怀孕后记忆力越来越差应该怎么办

怀孕后记忆力减退即孕期记忆力减退较为常见。可通过多种非药物方法改善,一是充足休息,保证7 - 8小时高质量睡眠,利于大脑恢复精力;二是合理饮食,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、维生素的果蔬;三是适度运动,如散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;四是进行记忆训练。这些方法可一定程度改善情况且对孕妇和胎儿健康有积极意义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保胎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

保胎需注意多方面事项。生活习惯上,休息重要但避免长期卧床,且怀孕早期和有流产迹象时要谨慎对待性生活。饮食方面要营养均衡,多吃富含蛋白质食物与新鲜蔬果,避免生冷食物。情绪上要保持良好,避免焦虑。还要远离有害物质、避免吸烟饮酒和吸入二手烟,这些有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与胎儿健康发育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孕妇熬夜对胎儿有哪些影响

孕妇熬夜对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。一是影响胎儿发育,熬夜使孕妇激素分泌失衡、营养物质代谢和吸收异常,干扰胎儿器官形成与系统发育。二是增加早产风险,长期熬夜让孕妇身体疲劳应激,引发子宫收缩,早产胎儿面临多种健康风险。三是影响胎儿生物钟,孕妇生物钟节律变化可传递给胎儿,胎儿出生后可能睡眠紊乱。孕妇应规律作息保障胎儿生长环境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儿做亲子鉴定有哪些过程

胎儿亲子鉴定有羊水穿刺、绒毛取样、无创产前亲子鉴定方式且过程不同。羊水穿刺要先做术前检查,超声引导下经腹穿刺羊膜腔取羊水,送实验室分析。绒毛取样术前也要检查,可经腹或宫颈采集绒毛组织送实验室。无创产前亲子鉴定只需抽孕妇外周血提取胎儿游离DNA比对。后两者有创有风险,无创安全但费用高,选方式要综合考虑并在正规机构操作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儿在羊水中如何呼吸

胎儿在羊水中不进行出生后的呼吸。胎盘是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,母体血液中的氧经胎盘入胎儿体,二氧化碳反之。胎盘是过滤器与转运站,提供氧气、营养并带走废物。胎儿循环系统特殊,有卵圆孔、动脉导管等特殊血管结构,能实现特殊血液循环,使氧有效分布,胎儿靠胎盘与母体气体交换满足氧需求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儿营养不良有哪些症状

胎儿营养不良有多种症状。一是生长发育迟缓,生长指标低于同孕周正常范围,超声检查可发现。二是身体结构发育异常,重要器官可能发育不全或畸形,排畸检查可发现。三是影响器官功能发育,营养缺乏会影响胎儿肝脏代谢、肾脏排泄等功能,孕期检查可发现血液指标异常。孕妇应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,减少胎儿营养不良情况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儿缺氧孕妇会有什么感觉

胎儿缺氧孕妇多会有胎动异常感觉且不同程度缺氧感觉有别。首先,缺氧初期胎动减少,正常胎动有规律,缺氧时活动能力下降致胎动次数明显减少。其次,严重且长时间缺氧会使胎动消失,这很危险。再者,急性缺氧时胎动突然频繁,之后常很快减少消失。不过孕妇感觉仅供参考,胎动异常需就医,靠胎心监护、B超等准确判断胎儿状况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儿缺氧时孕妇会有什么感觉

胎儿缺氧孕妇可能有异常感觉但不绝对。胎动异常如突然频繁或减少,这是胎儿求救信号,但受孕妇情绪、活动等因素影响不能单靠此确诊。腹部疼痛或发紧可能是子宫应激反应,不过孕期其他原因也可导致。孕妇胸闷心慌可能是胎儿缺氧的代偿反应,可孕期本身也会有。这些表现都不特异,有感觉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儿泌尿系统检查方法有哪些

胎儿泌尿系统检查方法包含超声检查、磁共振成像检查等。超声检查最常用,能显示泌尿系统大体结构,安全无创且可重复,孕期不同阶段可做,中期可发现先天性异常。磁共振成像检查用于超声不能明确诊断或怀疑复杂病变时,可提供更详细解剖结构信息,但昂贵、耗时,特殊情况不能做。多种检查有助于发现胎儿泌尿系统问题并评估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胎儿窘迫是怎么回事怎么办

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。其发生与母体、母胎间、胎儿自身因素有关。母体因素如心肺疾病、贫血;胎盘和脐带因素如功能低下、早剥、绕颈打结;胎儿因素如心血管功能障碍、畸形等。应对上,急性的一般处理为左侧卧位、吸氧,病因治疗要解除受压、纠正低血压等;慢性的针对病因处理、加强监护,必要时终止妊娠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如何自测胎儿存活

孕妇可通过观察胎动、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初步自测胎儿是否存活。胎动方面,18 - 20周开始能感觉到,28周后12小时不少于10次,胎动明显减少可能有危险但不一定代表胎儿死亡,还有多种计数方法。身体反应上,胎儿打嗝感消失、腹部突然变软变小可能是异常信号但不一定代表胎儿死亡。不过这些方法有局限,要定期产检,有疑虑及时就医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
青霉素对胎儿有哪些危害

青霉素正常使用对胎儿通常无害。其为常用抗生素,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。孕妇有用药指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正常剂量不会影响胎儿器官发育、生长,也不致畸。但孕妇若对青霉素过敏,使用会引发过敏反应,严重程度不同,严重过敏反应间接威胁胎儿,如孕妇过敏性休克致胎儿缺氧。总之,孕妇使用青霉素需医生评估指导确保安全。

科普文章 2025-02-06
首页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