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生活之后吃避孕药是否有用

张露
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科
山东省立医院
三甲
一般情况下,性生活之后吃避孕药是有用的,但不同类型的避孕药作用效果有所不同。 1. 紧急避孕药: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有效,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、阻止受精、阻止受精卵着床等方式达到避孕目的。不过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成功率并非100%,且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,如恶心、呕吐、月经紊乱等,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。 2. 短效避孕药:如果平时规律服用短效避孕药,在性生活之后也是有避孕效果的。短效避孕药需要按照月经周期连续服用,它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来避孕,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,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 紧急避孕药主要是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,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频繁使用;而短效避孕药如果规律服用,除了避孕还对一些妇科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。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
大家都在搜
相关推荐

药物流产后多久来月经.

药物流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在 22 天到 35 天。因会损伤子宫内膜,卵巢功能需逐渐恢复。身体恢复快 22 天左右来月经,恢复慢或有感染等并发症则 35 天左右。超过 35 天未月经,可能是子宫内膜恢复不良、内分泌失调或再次怀孕,需就医检查。流产后要注意休息、避免性生活以防感染,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助恢复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避孕药对胎儿是否有影响

避孕药对胎儿有影响,不同类型及服用时间等因素影响不同。短效避孕药怀孕早期服可能致胎儿畸形,需医生评估决定去留且不可继续服用;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,失败怀孕胎儿发育异常可能性大,需医生依情况判断能否保留,备孕应提前停服改其他避孕方式,待身体适宜再怀孕以保胎儿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胸痛一般几天后会来月经.

女性月经周期平均 28 天,排卵期约在下次月经前 14 天。胸痛可能在月经前 10 - 16 天出现,为经前综合征表现,周期变化时此时间相应增减。若胸痛持续久、剧或伴其他症状,可能是其他疾病,需就医。月经周期中激素波动影响多器官功能,除胸痛外还可能有腹胀、情绪波动等,大多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服用避孕药对胎儿是否存在影响

服用避孕药期间怀孕需看多种情况。短效避孕药激素含量低,怀孕影响有争议,需观察发育并遵医嘱;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高,怀孕易致胎儿不良,通常不建议继续;紧急避孕药激素剂量大,怀孕后胎儿畸形、流产风险增加,一般也不建议继续。发现怀孕应尽快就医,让医生综合评估给出建议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胸痛几天后一般会来月经.

通常胸痛即乳房胀痛,一般胸痛后 2 到 7 天可能来月经,因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变化,雌激素升高致乳腺增生、组织水肿而提前出现。若胸痛持续超 7 天、疼痛剧烈且伴有乳房肿块、乳头溢液等症状,需就医排查乳腺疾病等。部分女性因生活压力大、作息不规律等影响激素水平,致胸痛与月经周期关系不规律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偶尔服用避孕药是否有影响

一般情况下偶尔服避孕药有影响。短效避孕药偶尔服会打乱激素调节致月经紊乱,如提前或推迟;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,偶尔服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,还会影响内分泌致月经失调,如月经量变化。避孕药需谨慎使用,不能作常规避孕方式,有避孕需求应尽量选更安全稳定的方法,如避孕套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偶尔服用避孕药是否会有影响

一般情况下偶尔服避孕药影响因人而异。短效避孕药偶尔服可能出现类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,影响月经周期致不规律,停药后多可自行恢复。紧急避孕药偶尔服影响更明显,可致月经紊乱如提前或推迟、月经量改变等,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、不规则子宫出血等,因其激素含量高不能常规使用,需严格按医嘱谨慎用,且无论哪种避孕药都应谨慎,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月经结束后何时为排卵期

排卵期指女性卵巢排出卵子的时期。月经周期 28 天的女性,排卵期约在下次月经前 14 天,月经结束后 7 - 10 天可能进入。正常月经周期 21 - 35 天,周期短则结束后快进入排卵期,周期长则间隔长。月经周期不规律时,此计算法不准。有生育或避孕需求的女性,建议就医,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确定排卵期。此外,情绪波动、环境变化、疾病等因素会影响排卵期,仅根据月经结束时间判断不可靠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塞入式避孕药是否安全

塞入式避孕药有一定安全性,受个体差异等影响。正确使用在合适时间按说明书塞入,避孕作用佳且对激素水平影响小、副作用轻;特殊体质者可能过敏致阴道不适而不安全;操作不当如塞入深度不够、放置时间不准,会致避孕失败和增加感染风险。使用前要了解自身状况、遵医嘱,可结合其他避孕方式提高效果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子宫内膜厚10mm时多久会来月经

子宫内膜厚 10mm 一般 3 - 7 天来月经,处于分泌晚期距月经近。因个体差异,激素水平、疾病等会致月经来潮时间不同。超过 7 天未月经且排除怀孕,应就医查内分泌失调等问题。月经周期受生活压力、饮食、作息影响,长期压力大、熬夜、过度节食会影响激素分泌,致月经推迟或提前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子宫内膜达到多厚会出现月经来潮

子宫内膜厚度达 10 毫米左右会来月经,个体差异在 8 - 16 毫米。月经周期中增生期渐厚,分泌期更厚,达一定程度受激素影响来月经。若过薄或过厚伴月经异常需就医,可能有内分泌失调、内膜病变等问题。其厚度还受激素及年龄、绝经等因素影响,绝经后女性通常较薄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子宫内膜达到多厚时月经才会来潮

子宫内膜厚度 8 - 10 毫米时可能月经来潮,因月经周期增生期受雌激素作用逐渐增厚。此厚度表明内膜成熟,在孕激素等协同下可能内膜脱落致月经。但这非绝对数值,个体间有差异。若子宫内膜异常(过薄或过厚)且伴月经周期紊乱,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。女性身体状况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会影响二者关系,如过度减肥、内分泌失调等可影响子宫内膜正常发育及月经周期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服用避孕药后怀孕,避孕药是否还有效果

一般服用避孕药后怀孕即表明避孕药未起作用。短效避孕药正确服用成功率高,漏服或未按规定时间服易致避孕失败而怀孕;紧急避孕药 72 小时内服用有效但非百分百,服用后怀孕意味着未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或受精卵着床。且有些避孕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,服用后怀孕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检查以判断胎儿是否受影响,不可自行决定妊娠与否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怀孕后服用避孕药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影响

怀孕后服用避孕药会有不良影响。紧急避孕药含大量激素,会干扰激素平衡,影响胚胎发育,增加流产风险和导致胎儿畸形。短效避孕药含激素成分,会影响孕妇正常生理机能,不利于胎儿生殖器官发育等。怀孕时身体生理状态特殊,避孕药激素会打破平衡干扰妊娠,孕期用药需谨慎,必须遵医嘱,不可自行用药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避孕药膜是否安全

避孕药膜通常相对安全,正确使用避孕效果佳且安全性高,需将药膜揉软推入阴道深处待溶解起效。但存在个体差异,部分女性可能过敏出现不适,阴道环境特殊会影响药膜溶解和效果。它只是众多避孕方式之一,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,有此担忧需结合安全套等其他防护措施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怀孕后服用避孕药是否会对身体有影响

怀孕后服用避孕药会受怀孕阶段和避孕药类型影响。怀孕早期误服可能致胚胎发育受严重影响,增加胎儿畸形风险,因激素干扰胚胎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;怀孕中晚期激素仍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,如内分泌系统致激素分泌异常。怀孕后不应服用避孕药,不知怀孕服用应就医评估胎儿健康,备孕或孕期应遵医嘱避免使用影响胎儿药物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月经后多久会排卵

月经周期指两次月经第一天间隔时间,一般月经后 7 天到 20 天左右可能排卵。正常周期 21 - 35 天,排卵日在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。周期短 21 天则月经后 7 天左右排卵,周期长 35 天则月经后 20 天左右排卵。周期不规律时排卵时间难准确判断,出现异常情况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、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所致,需就医检查。部分女性可通过基础体温测定、宫颈黏液观察大致判断排卵时间,但有误差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避孕药是否必须空腹服用

一般避孕药不必空腹服,不同类型有不同要求。短效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片,可饭后服减胃肠道不适,若服药后恶心、呕吐影响药效可空腹服以促吸收。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片,通常也无空腹严格要求,空腹服吸收更快,饭后服要注意避免过多油腻食物,以免影响吸收速度,具体服用方式应依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,以确保避孕药发挥最佳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服用避孕药超过72小时是否仍有效

常见紧急避孕药 72 小时内服用有效,超 72 小时效果不定。短效避孕药用于常规避孕,按周期规律服,与 72 小时无关,靠抑制排卵等达避孕目的,需遵医嘱。长效避孕药是常规避孕手段,非紧急避孕方式,按规定用可避孕,与 72 小时时间限制无关,使用需遵医嘱。紧急避孕药避孕成功率非 100%,72 小时内服用也可能失败,且不能频繁使用,否则影响女性内分泌致月经紊乱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
月经结束后几天容易受孕

月经周期分四期,月经结束后 7 到 10 天易受孕。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,月经周期长短影响卵泡期长短。28 天周期经期 5 天,结束后 7 天左右可能排卵,周期长如 35 天则 10 天左右。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、用排卵试纸准确知排卵期。备孕不成功或月经不调应就医。备孕时男女双方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利于提高受孕率和胎儿健康。

科普文章 2025-01-08
首页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