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午后低热、盗汗、乏力、消瘦、纳差、咳嗽、咳痰、胸痛、咯血以及不同程度的胸闷或呼吸困难。
一旦确诊肺结核要进行隔离,并进行规律的抗结核治疗。
抗结核药有很多种,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、利福平、乙胺丁醇、吡嗪酰胺等,其中的一些药物的确可以引起损伤神经,比如异烟肼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,对周围神经也有一定的伤害,乙胺丁醇可以引起视神经损害,少数情况下也可以损害周围神经,比如肢体末梢感觉异常、烧灼感、疼痛、无力等。
所以在使用这些抗结核药的同时,要定期的复诊,如果出现一些神经损害的症状,要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,多数神经损害,如果早发现,早停药,大多能够恢复。